2018中國地區人力資源共享服務
2018年的人力資源共享服務調研問卷從今年7月份開始搜集,超過200個企業參與問卷問題的回復。從服務的組織、服務領域、服務管控、服務價值、服務運營、服務能力、服務系統和未來趨勢八個方面、30多個問題提供信息反饋。我們也通過電話回訪了部分企業,深入挖掘企業在建設HRSSC過程中的痛點與挑戰,豐富調研成果。
不同行業建立HRSSC的初衷及挑戰存在差異。被調研的200多家企業,大部分建立了不同功能的共享服務中心。其中138家已經搭建了人力共享服務中心,62家企業建立了財務、IT、采購等共享服務中心。與2016年調研數據相比,消費行業及科技、傳媒電信行業依舊屬于最活躍的兩個行業,能源、綜合性集團及生命科學與醫療行業緊隨其后。今年參與調研的不乏行業標桿及排名在行業前十的領先企業。
企業需要構建真正的人力共享中心
過去十年中國企業開展的HRSSC建設,更多處于探索期和模仿期。一部分企業在初期使用虛擬的共享服務組織進行過渡,一部分生搬硬套國外的三支柱方法論。發展至今,中國企業已從本質上理解共享服務的定位和價值,所處階段也出現了“分層”。通常將人力共享建設分為以下四個階段:
1.0起步階段:剛搭建并運營HRSSC;
2.0成熟階段:各項職能基本完善,內部流程、標準均已經建立;
3.0卓越階段:在2.0成熟階段的基礎之上,在某項工作上特別突出或有特色,如能較好地應用大數據甚至建模等;
籌備或準備階段稱為0階段。
人力共享中心的服務效能有待提高
多數公司在HRSSC建設中仍處于初級階段,即1.0階段。流程的高割裂度、系統和平臺的低配、人員能力的欠缺都成為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的掣肘。
● 大部分企業(70%)建立HRSSC后效率提升低于10%;
● HRSSC運營得比較成熟的企業,即2.03.0階段的,人力資源效能提升水平多超過15%;
● 成立共享后,12個月內35%的企業HR人員并沒有縮減,部分原因是這些公司初建共享時采用原工作內容的平移。待工作轉移并平穩后再進行流程的優化和重塑,系統的配套和升級等,效率的提升才會帶來人員的縮減。另一部分原因在于原模式下HR提供的服務不足,不能有效滿足員工需求。共享的成立提供更全方位的HR服務,并使一部分HR轉去COE或BP更好的支持業務,雖然HR整體人員并沒有縮減,但HR對業務的支持度通常都會有較好的提升;
● 本次參與調研的各個行業,不同規模的公司均有服務比在1:200+以上的企業,成熟企業水平可達到1:300+,但大部分企業的服務比依舊低于1:150以下。中國企業的人力共享服務效能仍有較大提升空間。
- 上一篇:山東省人社廳:保障鄉鎮工作人員待遇休假權益 加大“三支一扶” 2018/12/28
- 下一篇:引領新時代人力資源管理變革 2018/12/25